翻譯記憶(TM)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。由于專業翻譯領域所涉及的翻譯資料數量巨大,而范圍相對狹窄,集中于某個或某幾個專業,如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航天、計算機、通訊等專業都有自己的專業翻譯公司或部門。這就必然帶來翻譯資料的不同程度的重復。據統計,在不同行業和部門,這種資料的重復率達到20%~70%不等。這就意味著譯者至少有20%以上的工作是無謂的重復勞動。翻譯記憶技術就是從這里著手,首先致力于消除譯者的重復勞動,從而提高工作效率。
翻譯記憶(TM)技術原理是這樣的:用戶利用已有的原文和譯文,建立起一個或多個翻譯記憶庫(Translation Memory),在翻譯過程中,系統將自動搜索翻譯記憶庫中相同或相似的翻譯資源(如句子、段落),給出參考譯文,使用戶避免無謂的重復勞動,只需專注于新內容的翻譯。翻譯記憶庫同時在后臺不斷學習和自動儲存新的譯文,變得越來越"聰明",效率越來越高。幾乎所有翻譯記憶廠家都會告訴用戶:有了TM,你永遠不必對同一句話翻譯兩遍!
機器翻譯界一位著名專家曾經說過,機器翻譯做了人愿意做的工作,卻沒有做好;翻譯記憶則做了人不愿做的工作!可不是嗎,有誰愿意把時間花在重復勞動上,又有誰樂意讓一臺技術不成熟機器來代替自己的工作呢?翻譯記憶技術,實際起了輔助翻譯的作用,也就是"計算機輔助翻譯",簡稱CAT(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