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的翻譯專業技術人員現已達到6萬名之眾,另有數十萬人以不同形式從事翻譯工作。從1995年到2003年,8年間出版翻譯作品達9.44萬種,年均新版譯著上萬種,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數倍。 然而,翻譯界繁榮的表面下,是高端翻譯人才匱乏。原譯林出版社社長李景端列舉說,霍金著《時間簡史》(插圖本)“經專家對照后,差錯率至少達萬分之十”,更有甚者,《騎兵軍日記》“每頁錯譯高達兩位數”,“6月3日的日記,1500字中就有16處錯譯”?!督芸?韋爾奇自傳》38.5萬字中,全錯780多處,與原意有距離的千余處。 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??梢钥吹侥切┐竽憛s無知的翻譯的“杰作”。他們把道路交通“出口”譯作“Export”,把“一次性用品”譯作“A Time Sex Thing”,如此令人不可思議的錯誤不時在某些公共場所、旅游景點堂而皇之地闖入人們的視線。就在開港不久的上海洋山深水港的東海大橋上,“不要疲勞駕駛”的英文標牌赫然寫成了“Do Not Drive Fatigue”(不要駕駛疲勞),讓人啼笑皆非。
“翻譯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,責任心強弱不一,是造成翻譯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,”中國翻譯協會會長劉習良說,“這不僅嚴重損害了翻譯界的形象和聲譽,還將對我國翻譯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?!?BR>
|